手套箱廠家-伊特克斯惰性氣體系統(北京)有限公司歡迎您!公司電話:400 086 8156
2024-11-04
返回
1.半導體材料實驗
晶體生長階段
在化學氣相沉積(CVD)制備半導體薄膜材料時,如硅(Si)、砷化鎵(GaAs)等材料,要求氧氣含量必須控制在極低水平,通常要低于 0.1ppm(百萬分之一)。這是因為氧氣雜質會在半導體晶體中形成深能級缺陷,嚴重影響半導體的電學性能,如載流子遷移率、少數載流子壽命等。
水分含量同樣需要嚴格控制,理想狀態下應達到 ppm 級別以下,例如露點溫度低于 - 70℃。水分在高溫的晶體生長環境下可能會與反應前驅體發生化學反應,生成氧化物雜質,影響晶體的純度和結構完整性。
材料加工與器件制備階段
在半導體材料的光刻、蝕刻等微加工過程中,氧氣含量一般應低于 1ppm。因為氧氣可能會與光刻膠發生反應,影響光刻的精度和分辨率。同時,在蝕刻過程中,氧氣可能會改變蝕刻速率和選擇性。
對于水分,要求保持在較低水平,一般希望在幾百 ppm 以內。水分可能會吸附在材料表面,在后續的高溫處理過程中導致材料表面氧化或者引起雜質擴散,影響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
2. 納米材料實驗
納米材料合成
在制備金屬納米顆粒(如金、銀、銅納米顆粒)和量子點(如硫化鎘、硒化鎘量子點)時,為防止納米材料的氧化和團聚,氧氣含量通常要控制在 1ppm 以下。氧氣很容易與金屬納米顆粒表面的原子發生氧化反應,改變納米顆粒的化學組成和表面性質。
水分含量也需要盡量降低,例如露點在 - 40℃以下,對應的水含量在較低 ppm 級別。水的存在會促使納米顆粒團聚,這是因為水分子可以通過氫鍵等方式將納米顆粒連接在一起,影響納米顆粒的尺寸分布、單分散性和表面功能化。
納米材料性能測試與應用
在測試納米材料的光學、電學、磁學等性能時,需要將水氧含量控制在較低水平,以確保測試結果的準確性。氧氣可能會作為電子或空穴的捕獲劑,影響納米材料的電學性能測試結果。水分可能會吸附在納米材料表面,改變其表面狀態,從而影響光學性質測試,如熒光發射、吸收光譜等。一般要求氧氣含量低于 10ppm,水分含量在幾百 ppm 以內。
3.超導材料實驗
材料制備
超導材料對純度和環境要求極高。以高溫超導材料(如釔鋇銅氧,YBa?Cu?O? - δ)為例,在材料合成過程中,氧氣和水的含量必須嚴格控制。氧氣含量可能需要低于 0.01ppm,水分含量也要達到極低水平。因為超導材料的超導性能(如超導轉變溫度、臨界電流密度等)對材料的晶格結構和電子態非常敏感,水氧雜質會干擾電子配對和晶格的完整性,破壞超導態。
性能測試與研究
在測試超導材料的超導性能時,實驗環境的水氧含量同樣需要嚴格控制。一般要求在測試設備內部,氧氣含量低于 0.1ppm,水分含量在 ppm 級別以下。即使微量的水氧雜質也可能會在超導材料表面形成絕緣層或者改變材料的超導特性,導致測試結果不準確,無法真實反映材料的內在超導性能。
4.先進陶瓷材料實驗
材料燒結與致密化
在制備高性能陶瓷材料(如氮化硅、碳化硅陶瓷等)過程中,氧氣和水的含量對材料的質量有重要影響。在高溫燒結階段,氧氣含量一般應控制在 1ppm 以下,以防止陶瓷材料中的金屬元素(如在金屬陶瓷復合材料中)被氧化,影響材料的機械性能和化學穩定性。
水分含量也需要嚴格控制,一般要求在幾百 ppm 以內。水分可能會與陶瓷材料中的某些成分發生化學反應,生成氣態產物,在材料內部形成氣孔,降低材料的致密性和強度。
材料性能表征與應用開發
在測試陶瓷材料的機械性能、熱性能和電學性能時,為了排除環境因素的干擾,水氧含量需要控制在合適的范圍內。一般要求氧氣含量低于 10ppm,水分含量在幾百 ppm 以內。這樣可以確保測試得到的陶瓷材料的硬度、斷裂韌性、熱導率、介電常數等性能指標能夠真實反映材料的本質特性。